关于创业的一些观点

  1. 创业成功需要什么?技术?产品?还是商业模式?
  2. 创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?
  3. 现在就行动?还是伺机而动?

  昨天,阿里云的同学联系我,跟我聊售前的岗位,聊了半个多小时,但是聊的全是创业,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之前对创业一直没有些成型和具体的观点,昨天聊过之后,倒是让我认真地思考,并把脑子里悬浮着的一些想法总结了下来。也许,五年或十年后,回头看可能会别有感受,haha。

创业成功需要什么?技术?产品?还是商业模式?

  当然是都需要。不管是二十多年前,还是现在,做一个Web、APP出来,都需要产品设计、技术实现,也需要商业模式来实现盈利。
  但是二十年前和现在相比,最大的区别是,竞争程度不一样。二十年前,互联网还是一个边缘产业,当时的资本目光都聚集在实体经济、制造业、房地产上,中国的网民仅千万规模。说得不太好听,那个时候仅靠C2C模式(copy to china)就能获得成功,也许这话听起来有点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的嫌疑。
  ICQ、Amazon、Google到了国内就变成了OICQ、淘宝、百度,仔细想想它们为什么能成功?是因为它们的技术牛,产品好,商业模式强吗?或许是,但更大的不可忽视的条件是,它们是各自赛道里的独行者,它们没有竞争,他们只用做到从零到一。现在每个赛道里都挤满了人,现在想要创业成功,从一到百可能都不够,需要从一到万,甚至十万。
  如果你不赞同我的观点,那么请回答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:如果现在给你20亿美金的风投(马云当年只有孙正义投的2000w),让你copy淘宝的产品和商业模式,你干掉淘宝吗?或者你能做出第二个淘宝吗?

创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?

  这是一个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问题。不是成为马云、马化腾、雷军才是成功,我认为在任何时代,能够实现财务自由,就是创业成功了。
  很多朋友在大厂里待久了,被大厂里的鸡血给麻痹了,眼光太高,一谈到创业,就是想着成为第二个阿里、腾讯。我觉得这是不对的,或者说抱着这种想法去创业,是很危险的,会有很容易有心里落差。
  我读过雷军、何小鹏、王健林等人的采访或传记,这些大佬没有哪个一开始就抱着一定做到全国顶尖的想法创业的,大家最开始的想法都是,多赚点钱,让生活更好。
  创业是个概率事件,如果上来就把目标订到山巅,成功的概率无异于大海捞针。如果先把目标订到山腰,那就相对容易很多。只有当你走到山腰的时候,你发现自己仍有余力,这时向山巅走才切实际。在不缺钱了之后,才能谈社会责任。

现在就行动?还是伺机而动?

  有些朋友觉得,创业是一个到处撞的过程,所以现在的时间很重要,需要立刻行动去创业。我一定程度上赞同这种观点,但我认为时代不同了,这个时代,撞也需要策略。
  让我们来考虑以下的问题:
  现在迷宫里共有100条路,如果有10条路是通路,放一只仓鼠进去,它可能需要花很多时间,但它大概率在饿死前能闯出去。但是如果只有1条路是通路,仓鼠有多大概率在饿死前闯出去呢?


如果您有不一样的观点,欢迎交流。
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:
 Mail: hellozhugj@gmail.com
 vx:Eureka_1115


2025-03-12 11:14
于上海浦东 

转载请注明来源,欢迎指出错误或表达不够清晰之处。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也可以邮件至 hellozhugj@gmail.com